首席 首页 - 首席 - 正文 王光秋 职称: 高层次人才 简介:王光秋教授,航空发动机专家,2023年7月受聘为天目山实验室高层次人才。王光秋教授于1991年取得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航空工程博士学位,曾在荷兰代尔夫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王光秋教授曾在德国和英国著名航空企业与科研机构任主任工程师、整机结构部门负责人和波音与中国民机新产品项目经理等职务,从事航空发动机技术与产品开发达25年,积累了大量的航空发动机和飞行器领域科研、工程技术、型号开发、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从业经验。 个人简介王光秋教授,航空发动机专家,2023年7月受聘为天目山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天目山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王光秋教授于1991年取得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航空工程博士学位,曾在荷兰代尔夫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王光秋教授曾在德国和英国著名航空企业与科研机构任主任工程师、整机结构部门负责人和波音与中国民机新产品项目经理等职务,从事航空发动机技术与产品开发达25年,积累了大量的航空发动机和飞行器领域科研、工程技术、型号开发、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从业经验。 研究方向王光秋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构型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案、新一代燃气涡轮航空发动机技术与产品方案、推进系统飞发一体化设计与验证、航空发动机结构仿真与适航验证技术。在欧洲,王光秋教授曾参加罗罗公司BR700系列、Trent500 /700 /800 /900 /1000等型号研制工作;在中国商飞任职期间,主要负责先进技术开发、CR929等飞机项目论证和研制工作,参加了商飞C919的研制工作。研究成果在德国期间,王光秋教授曾对二维和三维粘弹性材料考虑摩擦特性的滚动接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此类问题的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并已被试验所验证。此外,他首次用解析方法证明:在滚动速度远小于波传播速度的前提下,惯性力在弹性材料滚动接触中可忽略不计。在欧洲任职期间,王光秋教授开发了挤压油膜减振和鼠笼支撑结构技术,减振降噪效果超出预期。他还在非线性转子动力学领域,进一步完善了转子动力学分析方法,提出了航空发动机在风扇叶片分离的载荷下支撑结构减载设计方法,该方法已成功用于发动机低压转子支撑结构设计。王光秋教授曾作为项目经理负责国家财政部国有资本金大型项目“宽体客机飞发一体化系统集成与验证”,该项目是国内首次全面开展包括发动机、吊挂和短舱结构的系统集成优化设计研究,项目在飞发一体化优化设计、层流短舱气动设计与试验验证、降噪尾喷管设计、短舱前缘撞鸟分析与实验验证等关键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为我国CR929项目的工程实施奠定了基础。